用书法构建世人的 精神家园

发布日期:2014-05-30

  本报记者

  吴建有

  他长期从政,他的职业与艺术之间似乎离得很远,但他对书法有着一份超乎常人的挚爱与痴迷。他长期挥毫,作品自成一家,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与鼓励。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毛体书法协会河南分会主席车金林。

  车金林出生于书香世家,在他的记忆中,自幼受父亲影响,孩提时就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先学王羲之、米芾、虞世南、孙过庭、曹全、张迁等碑帖,后不断地向国内的一些书法大师请教学习。

  30多年间,他出入于魏晋隋唐宋元之间,朝夕与历代杰作对话,使他对源远流长、深邃奇妙的中国书法有了更深入、更为贴近的了解和把握。他以个人的天资和坚韧毅力,勤奋好学,深入经典,厚积薄发,使自己的书法大巧若拙,自家面目渐显。

  作为一位书法探索实践者,他除了少时的某种学习的“优越”——即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练习写毛笔字外,并无更多的爱好。但正是那时刻苦的操练,使他萌发了对书法的情愫,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尽管现在看来当时还十分肤浅。

  书法是一种表现性的线条艺术。在如何表现中,创新至关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写字要能入(掌握规律),也要能出(突破规律),这就要下苦工和有天赋。只是一味摹仿,永远达不到新境界。现在凡是拿去参赛的作品,在遴选过程中,即使临摹“二王”书法再像,也是千人一面、千曲一调地聚在先贤门前讨饭吃,真理只有一条,而艺术则贵在万变。先贤们的辉煌已成为历史,今天书画艺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才有民族文化的未来。

  可能是由于车金林所师法的王羲之、米芾书法集多家之长,书法深入“二王”而又能自出机杼,他的书法作品所折射出的经典元素尤其丰富多彩。他善于以形写神,抓住根本,追求神韵,在意境、神采上下工夫,并不断地在理性的高度上升华作品的文化内涵,以期达到遗形传神的境界,暗合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所说的“石无定形,花无定态,由我自在”。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在书法体系真、草、隶、篆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继承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开拓,不断创新,把自己数十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行草书法。作品大气浑然、行云流水、苍劲有力,显现出明显的张力和时代感,深受社会各界人士青睐。

  书法家追求的终极目的是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古往今来其他任何人的书法绝不雷同。精严地讲,达到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细观他书法的用笔用墨、谋篇布局,随字而生,尤为精到。其线条,大字浑厚劲健,小字简静散逸;其墨法,浓润枯湿,交相辉映;其章法,计白当黑,变化多端,刚中有柔,乃见神奇。

  在书法上,没有形体和技巧,灵魂和意境无法依附,而没有灵感和意境,形体和技法则只不过是一个空壳,没有生命。车金林深谙其中奥秘,他将技巧为灵感所用,灵感为技巧而立,从而达到技巧的娴熟和寓意的深远。他对书画有着敏锐的感悟力,既不一味崇古,又不过分追求时尚。

  他在理性的思考中,把握自己,既师承名家,以求下笔有神,又不断探索,努力寻找新的线条语言,所以,他的创作就富有维度,耐读可人。比如,他的作品王维诗《山居秋暝》1998年被“龙的传人”大型文化活动组委会评为银项奖,并在全国巡展;他的新疆游记系列,受到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作品《云涛》获2008“奥运杯”全国书画大赛书法类一等奖。

  如今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的他,更是精益求精,其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墨趣”、“剑”,岳飞的“满江红”等受到业内一致好评,有的苍劲有力,有的行云流水,有的趣意盎然,有的大气浑成。

  品读车金林,就像品一碗心灵鸡汤,给人以温暖、愉悦和无穷的回味。

  品读车金林的工作,就像听到前线冲锋的号角,给人以振奋、激情、热血沸腾的力量。在部队历任连长、队长、工程师、总指挥员的车金林,1986年转业到河南省委办公厅以后,更是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多次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直机关、省委办公厅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工作中的他,兢兢业业,追求上进,锐意创新,1990年设计的省委机关安全保卫电子示意图多次得到省委领导的好评。他在保卫处,每天都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几十年如一日。

  品读车金林的生活,更是一种享受,有春天沐浴阳光的惬意,夏天踏沙逐浪的清爽,秋天登高望远的开阔,冬季踏雪赏景的浪漫。

  谈起车金林,不得不说他的乒乓球,乒乓球一直是他在机关锻炼身体的常规项目。小小的乒乓球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在他身上表露无遗。“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在不同的场合,车金林经常即兴来上一段,博得满堂喝彩。他经常向河南戏剧名家孟祥礼、汪全珍、贾文龙等求教。文化的滋养使车金林阳光四射,更加年轻。

  “无论在部队期间还是在地方工作,几十年里,忙里偷闲,始终坚持,不敢有丝毫松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各种书法理论书籍,临摹历代碑帖,参观书法展览。数十年挥毫。”他说,他始终认为,书法不仅仅是“技”,是“艺”,更是“道”,在尺幅天地之间,书法构建起来的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人将中华文明与道德融于汉字书写当中。在书法的语言里,大到浩瀚宇宙,小到处世哲理,都能化作生动的笔墨意象,书法已经与中国人的内在生命精神血脉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他认为,当今,我们中华民族高度统一,国富民强,繁荣昌盛,可是,我们总是感叹国人心灵空虚,感慨西方文化的虎视眈眈,但作为我们每个人却很少反省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面对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中,我们在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对汉字的认识和书法的学习,缺乏自尊和自信。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交流工具和交流方式的多样化,汉字的书写艺术正逐渐在远离一些人的视线,这让他很是担忧。

  车金林表示,在“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发展时代,书法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但书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始终应当成为时代主流书风,我们每个书法家在追求个人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有责任去关心和关注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让书法艺术作品能够与时俱进,符合人民大众的审美观,积极弘扬时代的主流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让书法艺术作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积极传递正能量,助推中国梦,进而实现中华书法艺术的伟大复兴和繁荣!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