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字画课堂:工笔人物画技法(3)

发布日期:2015-07-06

三、古代杰作对现代工笔技法的影响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敦煌壁画崭新的效果:平整结实的墙面、鲜艳夺目的色彩;也可以想象一下宋人小品崭新的效果:绢丝闪着柔和的光,线条完整清晰,色彩饱和。但我们不愿作此类想象。面对古代杰作时,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还会欣赏时间给它带来的改变,同时感叹艺术生命的永恒不灭。这流传千百年的杰作,经历许多事,遇到许多人,早已不是新生的模样。它是画家和时间共同孕育的孩子,经历了千年的发酵,味道变得更加醇厚。细细品读,就像把酒含在口中直至酒味逐渐变淡,回味丰满均衡,余味悠长。

古代杰作不仅展示传统语言的魅力,还为现代工笔技巧的创新提供了参照实例。这一点很重要,却又容易被人忽略不计。时间的烙印给古代杰作增添了特殊的残缺美,模仿时间印记是我们学习古代杰作的课程之一。

现代工笔画的许多新技法,如擦洗、剥落、拓印、肌理运用等等,正是模仿剥落的墙面、松散发黄的绢丝、夹杂在碎片里的线条和形体。看似不经意的巧合,却是画家的苦心安排;鲜艳的色彩在残破的画面中,更加璀璨夺目。我们运用不同于古人的现代语言,讲述心中对传统的膜拜与敬仰。我们要向时间致敬。

学生年代,我曾用完整的两个学年临摹古画。反复四次临摹完整的《八十七神仙卷》,这不仅让我理解了线条,还体会到什么叫作“因果报应”,我开始尊重纸张。这么一张白纸,它就是这张画的载体,会把我接下来几个月的劳作忠实地记录下来。第四次临摹前,我认真地对熟宣进行处理,灭绝任何漏矾的可能。我变得“战战兢兢”,不敢对它多呵一口气、多触摸一下,因为每个小动作都可能改变最终的结果。

我曾悉心临摹《韩熙载夜宴图》(下图为临作局部):把洁白的素绢绷在画框上,一遍遍地用各种复合色平涂底色。在沉着通透的底色上,白色和石色就像跳跃的高音,华美流畅。几处石青、石绿——人物的衣服、椅子靠垫,使用了不同的打底颜色,有些用墨,有些用赭石,有些用花青,使石绿、石青呈现出微妙而丰富的色彩变化。沉稳浑厚的墨色如同重低音——正黑的家具、冷黑的官服、暖黑的头发,支撑起整个画面。

1号字网人物画专题:http://www.1zihua.com/gallery-12-grid.html